最近关于评价的问题:奔驰GLC怎么样,奔驰GLC的价格如何,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大部分网友都想知道评价的具体情况:奔驰GLC怎么样,奔驰GLC的价格怎么样。然后在网上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测评的信息:奔驰GLC怎么样,奔驰GLC的价格。然后,我们来分享一下收集到的关于评测的信息:奔驰GLC怎么样,奔驰GLC的价格(以下内容来源于网络。
2020年3月13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按照《C-IASI管理办法(2018年版)》的规定,完成了2019年第二批第11款车型——北京奔驰GLC(参数|询价)长轴距版的全部测试评估工作,并于当日正式发布了该车型的测试评估结果,详见下文。
“2020款GLC 260 L 4MATIC动感型”
评估结果表明:
用于所有安全项目测试的2020款GLC 260 L 4MATIC动力版车型配备了主/副驾驶座前气囊、前气囊、前/后气囊、前/后气囊、前碰撞预警系统(FCW)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评价结果显示,除了代表低速碰撞下维修成本经济性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获得了不好的评价(P)外,北京奔驰GLC长轴距版在其他项目上获得了优秀(G)的成绩,包括25%小面积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行人保护、自动刹车系统等。详细结果见下文。
“15公里/小时低速正面碰撞试验追尾碰撞试验”
《15公里/小时低速结构碰撞试验结果》
在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指标方面,该车15公里/小时正面碰撞得分为6分,其中耐撞性得分为6分(满分6分),维修经济性得分为0分(满分24分),正面碰撞维修率为14.65%。15公里/小时的追尾得分为18分,其中耐撞性得分为6分(满分6分),维修经济性得分为12分(满分24分),追尾维修比例为3.42%。最终加权得分为10分(满分30分),最终奔驰GLC长轴距版在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方面获得较差(P)的综合评价。
“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头枕测试”
“25%偏移碰撞结果”
“侧面碰撞结果”
“屋顶强度测试结果”
“座椅头枕的测试结果”
在乘员安全指数方面,该车获得优秀(G)评价,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座椅/头枕四大类所有分项评价结果均为优秀(G)。
“行人保护测试”
“行人保护测试结果”
外人安全指数方面,头型测试得分17.637,腿型测试得分6.000(满分),总分23.637,得分率78%,最终获得优秀(G)评价。
“FCW/AEB主动安全测试”
“FCW/AEB主动安全测试结果”
车辆辅助安全指标方面,测试车辆的传感器类型为毫米波雷达,其FCW(正面碰撞预警)得分为1分(满分1分),AEB(自动紧急制动)得分为4分(满分5分),总分为5分(满分6分),最终获得优秀(G)评价。完整的测试结果见C-IASI官网()。
附:中国保险研究院简介
CIRI汽车技术学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IRI”,英文缩写“CIRI”),由中国保险协会于2015年3月发起,由PICC P & amp;中国平安保险公司;CPIC宝洁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联、迪达宝洁公司;阳光宝洁公司;太平保赔公司;c和京优世纪公司,原“京”目前是中国唯一的RCAR(权威国际汽车研究所联盟,全称汽车修理研究会)官方成员。
作为保险行业首创的汽车技术研究平台,中保研致力于积极推动汽车产业链转型发展,积极参与汽车后市场体系建设,为汽车后市场服务能力的提升、汽车保险行业的自我提升、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贡献,最终通过对汽车安全性能、可维护性, 维修零件和工时标准,以及行业研究的行业模型标准数据库、维修方法和工时标准,以及同质零件的认证。
附件2: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简介
在中国保险协会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中国汽车技术保险研究院联合开展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研究工作,首次从汽车持有和使用等方面,对汽车作为承保对象的安全风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测试和研究。基于我国道路、车辆、行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解决方案。
案,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为抓手,聚焦中国道路交通的安全发展,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全局。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努力,围绕“车”、“人”、“人车交互”等立体交通场景中与车损和人伤等相关的风险因素,在对汽车工业强国的消费市场和技术发展历程研究基础之上,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摸底测试,凝结成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该体系包含: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四个维度,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事故伤亡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指数的四大应用方向包括:1、为消费者购车养车提供参考;2、为保险公司承保理赔提供技术支撑;3、为整车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提供输入;4、为政府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信息。
附3:看懂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体系包含: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和车辆辅助安全指数四个维度,分别从汽车保有环节的财产风险、人身风险等方面,以指数为呈现形式,将汽车产品隐性特征显性化和定量化,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的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特征及使用经济性。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
汽车在车速较低的情况下发生碰撞或刮擦事故是日常生活中广大车主都会遇到的高频问题。而在低速事故中发生的车辆损坏,不同的车辆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都直接关系到车主在车辆保有环节的综合成本,而这些特性在购车环节中又是隐性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针对该隐性特性,参照国外保险行业汽车技术研究机构通行采用的试验方式和评价规程,开展实车碰撞研究,对车辆的耐损性和维修经济性等进行信息公示,提供消费者更全面的购车和养车信息。
车内乘员安全指数
汽车在中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事故对车内乘员是非常危险的,也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尤其是高速碰撞事故,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更大。通过结合国内保险赔付情况和国外保险行业汽车技术研究机构的研究,针对保险赔付案例中人伤程度最严重,赔付风险最突出的情况:易发生乘员空间侵入的正面25%小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和侧翻翻滚,以及极易形成挥鞭伤,即颈椎过度屈伸性损伤的座椅鞭打情形等,通过实车碰撞研究,对车辆的车内乘员安全性能进行试验评价,并面向消费者进行科学的安全信息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地选车购车,通过引导需求侧促进汽车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车外行人安全指数
中国道路交通中人车混行十分常见,路况条件较为复杂,加之人们的道路交通法规意识不强,导致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高发。行人是弱势道路使用者,在行人保护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尽可能地减少事故发生,减轻人身伤害风险。结合中国道路安全发展现状实际,参考国际上对车辆行人保护安全性能的测试评价规范,对事故中主要的人体小腿伤害、大腿伤害和头部伤害等,对车辆的车外行人安全性能进行指数化衡量,提升全社会对道路行人的保护意识,培养行人对事故危害的认识,促进人、车、路和谐发展,是“指数”工作社会性、普惠性的重要体现。
车辆辅助安全指数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向着智能和网联发展,新的车辆辅助安全技术不断出现,可以在危机发生之前,对驾驶者进行预警,甚至可以在预警无效时,无需驾驶者介入即可实现车道保持、减速或者停车等避险措施,极大地提升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这对汽车保险承保理赔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外的保险行业汽车技术研究机构已经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为顺应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在现有的国际研究基础之上形成了车辆辅助安全指数。该指数对安全辅助装置的事故防止有效性和损伤减轻有效性等功能及效果进行试验和评价,并通过具体的行业关联应用和消费者信息提示,促进汽车安全技术的进步,最终通过行车风险的预防和降低,实现对车辆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保障和保险标的风险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