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者朱的组诗。第一首诗借助池塘里流动的水注入现象,比喻我们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和进步。第二首诗,借助巨轮,可以在水中自由航行,这是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原因的隐喻。
《观书有感》原文与翻译《观书有感》原文之一:一个半亩见方的池塘打开,天空和云朵一起流连。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因为那里有取之不尽的源源不断的活水供它。
半亩见方的池塘就像一面镜子展示在我们面前,天空的光辉和浮云的影子在其中一起移动。为什么汤芳的水这么清澈?这是因为它有取之不尽的水源持续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第二首原创:昨晚河水满满的春水,巨轮轻。以前花很多精力也推不动,今天却能在水中间动。
昨晚,春潮涨到河边,巨轮轻如鸿毛。开车一直浪费了很多推拉的功夫,但今天它可以在河中央自由漂流。
03010创作背景公元1196年(清远二年),为了躲避韩侂胄的劫难,朱与弟子、蔡慎、黄忠来到新城浮山双林寺旁的武夷殿讲学。应南城县上塘县哈马窝村吴伦、吴昌兄弟的邀请,在该村讲学,为吴氏会馆写《荣牧轩》,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写《观书有感》,也在该村写《社仓记》。这是这组诗中的第二首。
朱熹简介朱(1130.9.15—1200.4.23),字惠,又名钟会,号惠安,后号惠翁,号朱文公。生于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南涧府尤溪(今福建尤溪县)人。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福建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大师,世界大师叫朱。
只有朱不是孔子传下来的弟子,喜欢祭拜孔庙。他位列大成殿十二哲之一,为儒家所祭祀。朱是二程(程颢、程颐)第三弟子的学生,与二程并称“朱成学派”。朱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代影响很大,成为三代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