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却话巴山夜雨时

邢璐邦   来源:网易

“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句中蕴含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期待重逢的深情。这首诗描绘了在一个寂静的秋夜,窗外雨声滴答,诗人独自一人身处巴山深处,心中却满是对家乡和友人的牵挂。

巴山夜雨,不仅是自然景象的真实写照,更象征着人生旅途中那些孤独而深沉的时刻。在这样的夜晚,时间仿佛变得缓慢,思绪如同绵延不断的雨丝,缠绕在记忆与现实之间。诗人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画面:雨打芭蕉,灯影摇曳,他坐在窗前,手中或许握着一杯凉透的茶,目光却投向遥远的地方。那里有他的亲人、朋友,还有未竟的约定。他们何时才能相聚?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个雨夜,彼此可以倾诉这些年的离愁别绪。

然而,这不仅仅是一首关于相思的诗,它还传递了一种哲学思考——人在异乡漂泊时,总会怀念故土;当面对困境时,总希望获得安慰和支持。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境始终能够引起共鸣,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需求:渴望理解、陪伴以及爱。

如今,当我们再次读起这句话时,不妨停下脚步,静听内心的声音。或许,在忙碌的生活里,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雨夜,让自己暂时脱离喧嚣,去感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