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房兵曹胡马

陶霄素   来源:网易

《房兵曹胡马》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匹良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中写道:“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这两句点明了这匹马来自大宛,是闻名遐迩的良驹。它身形矫健,骨骼分明,展现出一种刚劲之美。接着,“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进一步刻画了马的神韵:双耳如竹筒般挺立,显得格外精神;奔跑时四蹄轻盈似风,速度极快。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匹驰骋于天地之间的骏马,充满力量与活力。

杜甫借这匹马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意味着这匹马无论面对多么广阔的原野都能从容应对,甚至可以让人将其性命相托付。这种品质象征着忠诚可靠、坚毅勇敢的精神境界。最后,“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则将赞美推向高潮,表明此马具备纵横驰骋千里之外的能力,暗喻人才若能发挥自身优势,则可为国家建功立业。

杜甫以马喻人,在这首诗里既是对房兵曹所赠之马的高度赞赏,也是对自己及同代才俊寄予厚望的表现。他希望人们能够像这匹胡马一样,拥有卓越的才能与高尚的情操,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定贡献力量。同时,这也反映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和平统一的美好向往。总之,《房兵曹胡马》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