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我执是什么意思

娄鹏达   来源:网易

我执:心灵的枷锁与解脱之道

“我执”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对自我的执着和执念。这种执念让我们将自我视为独立、永恒且不可分割的存在,从而产生种种烦恼和痛苦。在日常生活中,“我执”常常表现为对个人身份、利益、情感的过度关注和固守,它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了我们通向内心平静的道路。

人之所以有“我执”,源于无明——即对事物本质缺乏正确认识。我们误以为“我”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核心,但实际上,所谓的“我”不过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暂时聚合,本质上并无独立性。正因为如此,“我执”不仅带来了虚妄的满足感,还导致了嫉妒、嗔恨、恐惧等负面情绪。

然而,“我执”的存在并非不可改变。通过修行与觉悟,我们可以逐渐放下这种执念。首先,我们需要培养观照力,时时提醒自己审视内心,觉察那些因“我执”而生起的情绪波动。其次,要学习慈悲与智慧,理解万物皆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减少对外界评价和个人得失的关注。最后,修习禅定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当下,远离浮躁与执迷。

总之,“我执”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道暗流,但它并非不可跨越的鸿沟。当我们学会接纳变化、超越自我时,就能从这重重束缚中解脱出来,走向内心的自由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