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苏轼定风波赏析

张志雨   来源:网易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这首词以其深邃的哲理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成为了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全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从容不迫。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开篇即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便是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也不应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而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这里的“穿林打叶声”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但诗人却选择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

接下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将自己比作穿着蓑衣在烟雨中漫步的人,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险阻,都无所畏惧。这种坦荡豁达的生活态度,正是苏轼一生的真实写照。他虽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的变化。

最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总结了整首词的主题思想,也是最能体现苏轼哲学观念的地方。无论过去经历了多少风雨,当回首往事时,心中已无波澜。这里,“风雨”与“晴天”分别代表着人生的顺境与逆境,而诗人认为,真正的内心平静来自于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与超越。只有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外界的变化,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总之,《定风波》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它教会我们如何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