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土地增值税和增值税的区别

虞可芬   来源:网易

《土地增值税与增值税:概念与区别》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杠杆。在众多税种中,土地增值税和增值税都是我国现行的税种,但它们在征税对象、税率以及计税依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土地增值税是指对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增值性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其征税对象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以及房屋等建筑物的转让。而增值税则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劳务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进行征税,是对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产生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其征税对象是商品和服务的增值额。

土地增值税的税率采用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分别为30%、40%、50%和60%,具体适用税率根据增值额与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来确定。而增值税则实行比例税率,分为基本税率、低税率和零税率。一般情况下,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的商品销售适用13%的基本税率,农产品销售、图书销售等适用9%的低税率,出口商品适用0%的零税率。

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即转让收入减去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而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增值额,即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总的来说,土地增值税和增值税虽然都属于流转税,但两者在征税对象、税率以及计税依据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