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2019年小微企业标准

尹琬先   来源:网易

《2019年小微企业标准概述》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扶持和规范小微企业发展,国家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对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进行更新。本文将围绕2019年的小微企业标准展开讨论。

一、企业规模标准

根据2019年小微企业标准,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以及资产总额是衡量其是否属于小微企业的主要指标。具体而言,工业领域的企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不超过2000万元;其他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的企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而批发零售业的企业,从业人员在5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

二、行业分类标准

除了上述规模标准外,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认定标准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制造业中,如果企业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不超过300万元,则被认定为小微企业;而在农林牧渔业中,如果企业从业人员在1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不超过50万元,则同样被认定为小微企业。此外,一些特定的行业还有更细致的划分,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三、政策支持与服务

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减税降费、提供融资担保、开展创业培训等。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困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2019年的小微企业标准主要从企业规模、行业分类等多个维度进行界定。同时,政府也通过多种方式给予小微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和服务。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增长,小微企业标准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