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8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于收付实现制原则,而非权责发生制原则,因此能够更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2018年的现金流量表编制,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公式: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工资、交纳税款等。这个公式的编制需要将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进行分类统计,然后相减得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构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投资支付的现金,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等。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反映了企业在这方面的资金进出情况。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如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等。通过这个公式,可以了解企业融资活动的资金流入与流出情况。
以上三个公式共同构成了2018年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框架,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全面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管理层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