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秦州杂诗其四

喻志达   来源:网易

《秦州杂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避难至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的一组诗篇。其中的第四首尤其引人深思,它不仅描绘了秦州的独特风光,更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际遇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杜甫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秦州的自然景色。“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两句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他站在秦州的土地上,面对着辽阔的山川河流,心中却充满了对远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那飘零的落花与萧瑟的风雨交织在一起,仿佛也在为春天的逝去而叹息,这何尝不是诗人对自己漂泊无依生活的写照?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晚年更是饱受战乱之苦,这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家国情怀贯穿全诗。

此外,“多情却被无情恼”也反映了杜甫内心的矛盾。他渴望安定的生活,但现实却让他屡遭挫折。尽管如此,杜甫并未完全消沉,他在诗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柳絮飞时花满城”,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虽然身处困境,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这也正是杜甫诗歌感人至深的原因之一。

总之,《秦州杂诗其四》通过对秦州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杜甫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个人遭遇的哀叹,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还透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那个动荡时代无数普通人命运的缩影。通过阅读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胸怀与担当,以及他对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