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

柴敬杰   来源:网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句诗表达了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团圆与希望的经典表达。

整首词以中秋赏月为背景,苏轼借月亮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尤为动人。“婵娟”指的是月亮,而“人长久”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家人、朋友乃至全人类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即便身处异地,只要能够共同欣赏同一轮明月,就仿佛彼此之间并未真正分离。这句话跨越时空界限,将亲情、友情乃至爱情凝结成永恒的主题,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

从更深一层来看,这句诗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月亮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象征着宇宙间恒久不变的存在。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慰藉。因此,“千里共婵娟”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今天,当我们再次吟诵这句诗时,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温暖与力量。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珍惜身边的人,也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平凡却弥足珍贵的瞬间。正如那一轮皎洁的圆月,无论何时何地,总能照亮人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