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负外部性

吉有义   来源:网易

标题:理解“负外部性”及其影响

在经济学中,“负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活动对社会其他成员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在市场价格中得到体现。简单来说,就是某些行为或生产活动对他人造成了不良后果,但这些后果并没有体现在商品的价格上。例如,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空气,给周边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危害;或者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进而增加人们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负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为市场价格仅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成本与收益,而不包括由该活动产生的间接成本。这就导致了过度生产和消费,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以工业生产为例,如果企业不承担其排放污染物的成本,那么它们就会倾向于减少成本投入,从而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同样地,当司机在城市道路上驾驶时,他们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驾驶行为会增加交通拥堵,使其他人遭受出行时间延长的损失。

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政府干预,通过征收“污染税”或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来促使企业和个人承担其行为的社会成本。此外,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限制某些有害活动,或者提供激励措施鼓励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总之,理解和应对负外部性对于促进社会整体福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