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和学问的深刻感悟。诗的第一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象:一块不大的池塘宛如一面镜子般清澈透明。这里的“鉴”字不仅指镜子,更隐喻书籍能映照人心,让人明辨是非。
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天空的光辉与云朵的倒影在水中交织回荡,象征着知识的广阔与深邃。这不仅是对外界景物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刻画,表明只有不断吸收新知,才能让思想保持鲜活。
第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池塘如此清澈?最后的答案就在第四句“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将池塘比喻成人的智慧,而“活水”则象征着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正是有了源源不断的输入,人才能保持思想的纯净与敏锐。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简单的自然现象阐述了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唯有勤奋好学,汲取知识的源泉,才能使自己的心灵澄澈明亮,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也反映了朱熹作为理学家对于教育和个人修养的高度关注。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