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功夫是什么字

黄星鸿   来源:网易

“功夫”二字,常用来形容中国武术或深厚的技艺与修养。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功”在古汉语中本义为“功劳”或“成绩”,引申为努力、付出的意思;而“夫”则指人或者事物的本质。“功夫”合起来,意指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所达到的造诣或境界。它不仅限于武术领域,在艺术、学问乃至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可体现其精神——那就是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

中国功夫源远流长,从先秦时期的剑术发展到唐宋年间成熟的内外家拳法体系,再到明清时期各种流派百花齐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武学传统。功夫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技能,更是一种哲学思想的体现。它强调内外兼修: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追求身体与心灵的高度统一。这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以及道家的自然无为之道都有着密切联系。

此外,“功夫”一词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下了一番功夫”来形容某人为了完成某件事情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因此,“功夫”不仅是武术的代名词,也是中国人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精神的具体象征。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李小龙、成龙等影视明星将中国功夫推向世界舞台,“功夫”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重要符号之一,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东方智慧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