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屈原什么时候死的

柏力巧   来源:网易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屈原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而闻名于世。他的代表作《离骚》《天问》等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278年。他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曾担任左徒等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外交事务。然而,由于奸臣的谗言和权贵的排挤,屈原屡遭贬谪,最终被流放至偏远地区。尽管身处逆境,屈原始终心系国家命运,创作了大量反映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屈原目睹祖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悲愤交加。相传,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屈原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眷恋,在汨罗江畔写下绝笔之作《怀沙》,随后怀抱石头投江自尽,以身殉国。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屈原的壮举深深震撼了后人,也使这一天成为后来端午节的重要起源之一。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纷纷划龙舟、投粽子到江中,希望以此驱赶鱼虾,保护屈原的身体不被侵害。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端午节传统活动。

屈原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光辉,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他不仅是楚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对真理与正义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理想社会的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