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大林寺桃花古诗意思讲解(大林寺桃花古诗)

孟雨晨
导读 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大林寺桃花古诗意思讲解,大林寺桃花古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作品原文:

大家好,小范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大林寺桃花古诗意思讲解,大林寺桃花古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品原文:《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作品简介:《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

4、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5、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原来是对春天的错怪。

6、春并未归去,不过是转到这山寺里来了。

7、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8、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9、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10、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1、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12、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13、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14、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5、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6、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浓艳欲滴,妩媚动人。

17、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18、  【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19、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20、从大林寺上看,好比天堂——人间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21、  (4)尽:指花都凋谢了。

22、  (5)山寺:指大林寺。

23、  (6)始:才开始;刚刚开始。

24、  (7)长恨:常常惋惜。

25、  (8)春归:春天回去了。

26、  (9)觅:寻找。

27、  (10)不知:岂料、想不到。

28、  (11)转:反。

29、  (12)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30、  【赏析】  该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31、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32、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33、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

34、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35、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36、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37、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38、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39、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40、“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1、”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42、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43、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44、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45、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46、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47、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48、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所以季节的出现也较陆地晚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在季节上为什么比山下要开得迟?从气象的角度来解释,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

49、也就是说,大林寺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原因是由于这里是“山地气候” 的缘故。

50、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的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

51、一般说, 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

52、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差异就更为明显。

53、加上植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不同,这样,处于不同高度地段的植物景观必然就会出现差异。

54、庐山海拔高度约1 400米,山顶气温比山麓平川地区一般要低8~9℃;大林寺位于今日庐山“花径风景区”,比山下平原高出1 100余米,气温较山下的九江市一带低6~7℃;加以庐山地处长江与郡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使山上的气温降低,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55、  对于这个道理,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白居易自然是无法理解的。

56、这从他在《游大林寺序》中所写的一段话“大林穷远,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四月),正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花,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一世界者”,可以证明。

57、 其实,气温垂直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处也不例 外。

58、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的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作物;由此往上,到海拔3 000米处,气温下降、雨水减少,只能种青裸、小麦一类作物;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着几棵雪莲以外,啥植物也长不了。

59、可见,在山地地区,植物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一一气温和降水的垂直变异分不开的。

60、所以山地地区的气候就表现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

61、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62、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63、[1][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1)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64、 (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65、 (3)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66、 (4)尽:指花凋谢了。

67、 (5)山寺:指大林寺。

68、 (6)长恨:常常惋惜。

69、 (7)春归:春天回去了。

70、 (8)觅:寻找。

71、 (9)不知:岂料、想不到。

72、 (10)转:反。

73、 (11)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74、 (12)始:开始。

75、[1]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但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刚刚开始盛放。

76、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此时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想不到春天是反到这里来了。

77、[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这首七绝是一首纪游诗,817年(元和十二年)作者于初夏作于江州。

78、诗意是说初夏时节诗人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79、 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 、“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80、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81、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82、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

83、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84、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85、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 ,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86、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 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87、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88、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89、“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90、” 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91、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92、不,岂只是有脚而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93、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94、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95、[1][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96、汉族,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97、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

98、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

99、长庆时,累迁杭、苏二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

100、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

101、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102、现存诗两千八百多首,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103、希望你能满意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4、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05、《大林寺桃花》 作者: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6、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07、诗篇大意:人世间的四月春花已经落尽,山上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盛开。

108、常常遗憾春天一去无处寻找,没想到它转移到这里来了。

109、 名句赏析: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10、人间四月,江南大地的春花已经落尽,但诗人却意外地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111、这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惊喜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留恋。

112、这里,诗人把春光拟人化,它不仅形象美丽,而且顽皮好动,仿佛会和人捉迷藏似的,写得活灵活现。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