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圣人之所以为圣的之(圣人之所以为圣)

孔凤翰   来源: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圣人之所以为圣的之,圣人之所以为圣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圣人之所以为圣的“所以”意思是:缘故,原因是,表示“……的原因”。

2、出处:《师说》【作者】韩愈 【朝代】唐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5、白话释义: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6、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7、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8、创作背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

9、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

10、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11、文中虽也正面论及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和以什么人为师等问题,但重点是批判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12、就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主要精神看,这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批驳性论文。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