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研究发现野生喜马拉雅无花果可用作天然止痛药

魏筠婉   来源:

根据对实验室老鼠进行的一项研究,野生喜马拉雅无花果,在北阿坎德邦库曼地区通常被称为“Bedu”,可用作阿司匹林和双氯芬酸等合成止痛药的更安全替代品。

由旁遮普可爱专业大学 (LPU) 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指出,喜马拉雅地区流行的水果还有许多其他药用价值,例如治疗皮肤病和伤口感染。

在三年的时间里,研究人员研究了野生喜马拉雅无花果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并在实验大鼠身上进行了测试。

研究人员说,在科学上被称为“Ficus Palmata”的野生喜马拉雅无花果含有补骨脂素和芦丁两种主要成分。

在这项研究中,补骨脂素帮助阻断了一种叫做“环加氧酶-2”(COX-2)的酶,这种酶也被双氯芬酸等止痛药阻断,而芦丁帮助结合吗啡中的主要结合位点 mu-阿片类药物。

该研究发表在《植物》杂志上,得出的结论是,野生喜马拉雅无花果在不同剂量下具有潜在的镇痛作用,尤其是在 400 毫克/公斤 (mg/kg) 剂量下。

领导这项研究的 LPU 助理教授 Devesh Tiwari 说:“野生喜马拉雅无花果又名 Bedu 是一种出色且安全的植物性替代品,可替代阿司匹林和双氯芬酸等合成止痛药。”

“我们的研究是第一次将野生喜马拉雅无花果确立为天然止痛药。传统上,这种水果用于治疗农村地区的背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榕树镇痛作用的研究,”蒂瓦里告诉 PTI。

该研究的作者指出,最广泛使用的减轻疼痛和炎症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然而,他们说,由于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等镇痛药的效力低且副作用大,因此并不认为它们在所有情况下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