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暗物质的本质是当今科学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但最终理解这种神秘物质的关键很可能在于恒星。
或者准确地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恒星——中子星。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能够推断出黑暗的存在物,但不能直接观察到它。在地球上的实验中实际探测暗物质粒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暗物质粒子与常规物质的相互作用极为罕见。
为了搜索这些极其罕见的信号,我们需要一个非常大的探测器——可能大到在地球上建造一个足够大的探测器是不切实际的。然而,大自然以中子星的形式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整颗中子星可以作为终极暗物质探测器。
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研究中,我们确定了如何更准确地使用从这些独特的自然暗物质探测器中获得的信息。
中子星是已知存在的密度最大的恒星,当巨星在超新星爆炸中死亡时就会形成。留下的是一个坍缩的核心,其中重力将物质紧紧地压在一起,以至于质子和电子结合形成中子。质量堪比太阳的质量——压缩成半径 10 公里——一茶匙中子星物质的质量约为 10 亿吨!
这些恒星是“宇宙实验室”,使我们能够研究暗物质在地球上无法复制的极端条件下的行为。
暗物质与普通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例如,它可以通过一光年的铅(约 10 万亿公里)而不会停止。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子星的密度如此之大,以至于它们可能能够捕获所有通过它们的暗物质粒子。
理论上,暗物质粒子会与恒星中的中子碰撞,失去能量,并被引力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暗物质粒子会积聚在恒星的核心。预计这会将旧的、寒冷的中子星加热到未来观测可能达到的水平。在极端情况下,暗物质的积累可能会引发恒星坍缩成黑洞。
这意味着中子星可以让我们探测某些类型的暗物质,而这些暗物质在地球上的实验中很难或不可能观察到。
在地球上,暗物质实验寻找微小的核反冲信号,这是由缓慢移动的暗物质粒子非常罕见的碰撞引起的。相比之下,中子星的强引力场将暗物质加速到准相对论速度,从而导致更高能量的碰撞。
地球探测的另一个问题是,核反冲实验对质量与原子核相似的暗物质粒子最为敏感,这使得探测可能更轻或更重的暗物质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理论上,暗物质粒子可以被大量困在恒星和行星中,无论它们有多轻或多重。
使用中子星探测暗物质的一个关键挑战是确保科学家使用的计算充分考虑到恒星的独特环境。尽管中子星中暗物质的捕获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现有的计算忽略了重要的物理效应。
因此,我们的团队着手对暗物质捕获率的计算进行关键改进——即暗物质在中子星中积累的速度——这大大改变了答案。
我们的研究正确地解释了核子结构,而不是将中子视为点粒子,并且包括了核子之间强力的影响,而不是将中子建模为粒子的自由气体。这是建立在我们早期工作的基础上的,我们在其中结合了恒星的组成、相对论效应、量子统计和引力聚焦。
简而言之,我们展示了如何正确思考极端中子星环境中的暗物质碰撞,这与地球上的暗物质探测器非常不同。
这项新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对暗物质捕获率估计的准确性和稳健性。这为我们更好地确定暗物质与普通物质相互作用的强度铺平了道路。
最终,恒星中暗物质积累的证据(或缺乏证据)将为地球上的实验工作的目标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有助于解开暗物质的奥秘。